网站首页 团队简介 研究方向 团队成员 在研项目 校外平台 科研成果 获奖与荣誉 仪器与设备 团队制度
团队简介
Team profile
 
团队简介 首页>团队简介
 

1、团队研究方向 

       毒害有机污染物控制及资源化

2、团队形成背景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化工、印染、造纸等行业蓬勃发展,由此产生的毒害有机污染物问题成为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毒害有机污染物对综合性环境水质指标BOD5COD贡献较小,但对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危害却很大。生态毒理学研究表明,此类污染物极难生物降解,而且容易在水生生物、农作物和其它生物体中迁移、转化和富集,并具有显著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对生态与饮用水安全造成重要影响。有机污染物调查结果显示,在国内7个重点流域的14个典型江段共检出197种有机污染物,其中,致癌化合物25种,属于美国环境保护局(简称美国EPA)的优先控制污染物有53种。

        本团队是张全兴院士大团队的一部分,近十余年,依托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从事以树脂吸附技术为核心的有毒有机化工废水治理及其资源化研究,该类技术不仅能大幅度削减有毒污染物排放量,而且可高效回收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并使部分废水得到回用,受到工业企业的欢迎,也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同。2002年,团队以技术支撑,组建了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现为江苏南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有毒污染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的成果转化与市场推广,为本团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实践平台;2004年,依托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江苏省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8年发展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2009年又被科技部批准成立了“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为了支撑苏北及淮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成立了“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2013年为了发展环保战略新兴产业,又成立了“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2007年以来,本团队在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资源化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以及饮用水安全的迫切需求,重点研发了系列以磁性树脂吸附净化为核心的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以及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在江苏联发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中原纺织工业园区、郑州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以及郑州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建成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工业化装置,在盐城大丰自来水厂建成饮用水深度净化装置。

        目前,以本团队为主要技术支撑,成功构建了从应用基础研究(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孵化(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成果推广(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创新体系。

        本团队现有教师13名,其中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人次,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次,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优秀人才3人次,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次;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淮河项目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近5年来,主持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及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高技术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项目20余项,并承担部省级科技项目30多项;在全国11个省份近300家企业、10个化工园区,建立了80余套示范工程,近三年处理废水约1.94亿吨,削减COD 37.4万吨,为企业新增销售额6.67亿元。“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化工废水及其资源化”成果荣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水溶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新技术”成果获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复杂体系中典型难降解有毒污染物治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9年本团队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创新团队;2010年与潘丙才教授团队联合获准为“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2012年被评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3、团队的发展目标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化工与印染等重点行业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以及饮用水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本团队围绕毒害有机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以太湖、淮河、长江等重点流域有毒污染物控制为重点,以树脂吸附技术为核心,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加速人才队伍聚集和培养、加强团队能力建设和提升、加快核心技术创新和集成,为我国有毒污染物控制、节能减排以及我国重点流域的水环境改善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李爱民教授研究团队 All Rights Reserved.